智库观点

【智库成果】把握总书记思想精髓,认清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让中原更出彩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8-05-2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中原更加出彩,就是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和进步方面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做到中原出彩必须打好四张牌,即产业升级牌、创新驱动牌、基础能力牌和新型城镇化牌,但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总抓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加大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培育和引进聚集,将国家中心城市及郑州大都市区打造成国内重要的创新中心和增长极,带动全省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一、把握总书记思想精髓,牢牢抓住高质量增长这个牛鼻子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指出,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河南是人口大省、产粮大省,又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河南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责任重大。

简短的几句话,总书记实际上已经说清楚了两个基本问题,即中原需要出什么彩?为什么需要中原更出彩?我个人理解,认识中原需要出什么彩,首先需要有个目标的概念,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原需要在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出彩,也就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得更出色,走在各省域经济体的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更大的贡献,至少是和其他省域经济体并肩前进,绝不能掉队,不能拖后腿。其次要有时间概念,即从现在起至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那一刻,在未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都要争取时刻出彩,事事出彩。有了目标和时间概念以后,就是理解这个“彩”的内容,也就是理解出什么彩。根据字面的逻辑,这个“彩”的内容自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说,理解了复兴的含义,也就理解了“彩”的含义。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能具体化为很多指标,比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四化”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等等,但是最根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文明,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标志是人均GDP达到相当的高度,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一个是精神文明,包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高度现代化,中华优秀文化产生世界影响力等等。中原更加出彩,就是要在这两个文明的创造和进步方面都做出特色,为整个中国财富增长和社会治理及文明程度的提升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为什么需要中原更出彩,按照总书记讲话的意思,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人口因素。河南是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总数接近1.1亿,占全国13.8亿人口的8%,这意味着,河南发展走在前列,就会为按人均GDP衡量的现代化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河南发展落在后面,就会很容易摊薄全国的人均GDP,拖全国的后腿,因此,河南必须要力争走到前面,至少保持全国的平均水平,绝不能落在后面,不能拖全国的后腿;第二是农业和粮食因素。河南是农业和粮食大省,总产量常年保持在12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粮食生产这根弦永远不能松,粮食安全的责任永远不能丢;第三是区位因素。河南地处中国南北和东西的连接点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整个中国现代化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河南是重要的接力点和支撑点,现代化的元素向西向北传递过程中,河南既是第一承接地,也是第一启动点,河南发展好了,不仅可以支撑中部,又可以带动周边,带动西部发展,所以,河南发展对全国意义重大;第四是文化因素。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积淀深厚,既有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条件,又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关于河南怎样才能更出彩?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下面一段话:“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就是早已为我们所熟知的打好四张牌,即产业升级牌、创新驱动牌、基础能力牌和新型城镇化牌。用十九大和两会报告的精神来认识,就是要实现高质量增长,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但是,如何打好这四张牌,如何发展优势产业,又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如何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又如何驱动创新发展?怎样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如何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等等,又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河南的实际,还必须要弄清楚四张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才能把握住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的精髓,抓住高质量增长的牛鼻子,找到合适的抓手,精准施策,产生良好的成效,真正让河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出彩。

二、认清主要矛盾,厘清发展思路

如前所述,把握四张牌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高质量增长这个牛鼻子,需要了解和认识河南实际,只有真正了解和认识了河南的实际,才能了解和认识主要矛盾,从而就能围绕破解主要矛盾,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布局战略,取得较好的成效。

简要回顾一下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河南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状况,以及战略选择和战略布局的经验,有助于了解当前阶段河南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实际,了解和认识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河南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结构偏重,危机爆发以后,受到的冲击比较严重。但河南并未像其他相邻的省份那样被冲倒,经历过短暂的波折以后,很快又恢复了活力,经济增长速度重新回到全国各省域经济体的前三分之一。能保持这样不错的状态,固然有经济自身的客观因素,但河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较为正确的战略和应对措施,对于保持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也功不可没。河南省委省政府能采取正确的战略和政策措施主要是因为对当时河南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其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河南最大的实际是人多、农业比重大、发展滞后,改革开放和中国进入快速现代化发展阶段以后,这个实际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区也要搞工业化的概念逐步确立,进入新世纪以来,明确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以中原城市群为抓手的发展路径,但是“三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摆仍在纠结。随着粮食安全重要性的突出和18亿亩耕地保障红线的划定,保证耕地不减少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怎么样在保证耕地红线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必须破解的难题。基于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三化”协调的概念,并将其装在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平台中,用“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来浓缩矛盾破解方案和给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战略方向。说白了就是把城镇化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让其成为抓手和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突出了区域核心城市郑州及其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地位,随后的一系列战略,包括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等,都是围绕做大做强核心城市,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布局的。打造航空和高铁枢纽,以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等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也是以提升郑州城市功能为中心展开的。后危机时代十年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些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是正确的,对于新经济元素的培育壮大,实现动能转化和转型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这一切,都源于当初对优势农业与现代化矛盾准确把握和正确施策。

自2008年至今10年过去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态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高速增长代替了超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消费逐渐代替投资成为驱动增长的主动力,劳动力不再廉价,环境成为最重要的约束因素,创新成为新动能,新经济成为市场新宠,结构优化基础上的高质量增长成为基本趋势。河南经济也发生了巨变,经济总量超过4.5万亿,全国第五大省域经济体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农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到了10%以下,城镇化率提高到了50%以上,核心城市郑州进入了国家中心城市行列,枢纽能力大大提升,进出口规模跃居全国前列。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红线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矛盾基本成为过去。放在新时代新阶段的背景下来审视,河南当前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优,服务业占比低于全国近9个百分点,制造业中资源型产品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城镇化率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多。创新能力不足,不管是创新要素聚集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数,还是高素质创新人才数,都与发达地区乃至中西部不少省区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作为全国最大的省域经济体之一,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增长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高质量增长的要求一样不能打折扣。

总之,现在河南城市有了空间、工业有了基础,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矛盾已经不是当年了。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阶段转换!国家层面是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重型结构转向轻型结构,增长不再依赖资源开发,而要依赖创新。省域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创新能力竞争,谁有创新能力,谁的结构优,谁就赢得发展的先机。转型发展是主基调,创新能力是核心,是抓手!创新发展、新动能、新经济、新结构、高质量增长的需要与结构滞后、创新能力不足、新经济扩展缓慢之间的矛盾是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也是制约河南长期出彩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是“扣”,这个“扣”不解开,出彩就有困难!必须以高质量增长为基本诉求,围绕破解这一基本矛盾,理清思路,实现重点突破,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让中原更加出彩。

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总抓手,加大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培育和引进聚集,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和企业营商环境,推动三区一群建设,将国家中心城市及郑州大都市区打造成国内重要的创新中心和增长极,带动全省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推动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实现高质量增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让中原更加出彩。

三、实现重点突破,让中原更加出彩

围绕上述思路,我认为,河南应该首先在如下五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加大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等创新平台培育、引进和聚集的力度,大幅度提升创新要素聚集的规模和厚度,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是河南最大的短板。首先是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人才聚集平台的高水平大学数量差距大(见表1);其次,研发费用(R&D经费)投入差距也很大(见表2)

 表1 各城市高水平大学数量情况

以原有的211和985高校比较,南京、西安分别拥有8所和2所。武汉分别拥有7所和2所,合肥也有3所211和1所985高校,而郑州只有一所211高校。以最新的“双一流”标准比较,南京市有2所一流大学高校,10所一流学科高校,总共有38个学科入选;武汉市有2所一流大学高校,5所一流学科高校,总共有29个学科入选;合肥市有1所高校一流大学高校,2所一流学科高校,总共有13个学科入选;而郑州只有1所一流大学高校,才3个学科入选。

表2 各城市研发费用投入情况

注:1.因研发费用2017年暂未公布其数据,故为2016年数据,投入强度为研发费用/地区生产总值。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比重为2017年数据,数据来源为2018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因为武汉、成都政府公报未统计相关数据,故缺失。

表2中8个城市研发费用的投入强度,西安最大,投入304亿元,强度为4.85%。杭州投入343亿元,强度为3.10%。而郑州的研发费用仅仅142亿元,强度仅为1.7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西安为57.50%。郑州只有41.63%

城市之间的高校争夺战早已如火如荼展开。2018年深圳全市财政预算支出中将安排教育支出634亿元,大力引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名校都在深圳拥有功能完善的校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北理莫斯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际大学也在深圳落户。

2018年2月27日,杭州市正式出台《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未来十年杭州将引进近60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全球排名前百位的世界一流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为扎实推进“三名工程”,未来10年杭州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引进项目,由市和区县(市)两级财政给予前期(5年)运行经费支持。著名学者施一公教授发起设立、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的西湖大学2018年2月14日已获教育部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等高端创新平台也已落户

青岛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自2012年起,开始发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超前布局、主动谋划,努力营造“大学城”的氛围,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间,已有北大、清华、哈工程、复旦等29所院校或与青岛签署协议,或是落地生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集聚效应初步凸显。

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的合肥,也不忘引进外地有实力的大学,目前已有北大、清华、天大、西安交大等10所全国顶尖大学将在合肥建立新校区,合肥未来的教育资源不可限量。此外,苏州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上海纽约、昆山杜克等国际顶尖大学也在全国逐步展现出活力和竞争力。

培育和引进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虽然也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近几年也做出一些努力,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上战略位置放得不够靠前,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突出。比如至今也没有一所国内外名校在河南落地。要真正把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引进放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战略的高度,排在最优先的位置,做出规划,按照政府高标准建设校区,供给相应硬件设施,合作大学配置人才、学科、管理和办学模式的通行方式,加大力度,可考虑每年拿出数百亿元用于平台硬件建设,引进三至五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三至五年形成大规模创新平台聚集态势,带动高素质创新要素大规模聚集,真正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尽快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及大都市区规划落地。以创新平台和创新要素服务能力提升为指向提升城市品位,完善人居、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在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内外双环状轨道快速交通体系,将郑州外圈开封、新乡、焦作、巩义、许昌等中心城市串联起来,将郑州内圈中牟、新郑、新密、荥阳、武陟、平原新区、原阳等次级中心城市串联起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提升郑州及都市区的服务、辐射、带动能力。

三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空中丝绸之路、自贸区、创新实验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大数据中心等国家战略为抓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政策制度特惠区,创造优越的营商环境,推动新经济发展壮大。申建内陆自由贸易港,构筑政策特区,推动改革开放深化,不在于是否拿到,而在于持续推动,形成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动力。

四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扶持以民营经济聚集为基础的广泛的产业集群,为全省制造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五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供稿: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